聚合物摻雜是精確控制鈣鈦礦的成核和晶體生長并提高露天制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PSC) 質量的重要方法。鑒于此,2021年11月17日哈工大姜波團隊于Angew刊發(fā)吡啶基聚合物誘導的界面螯合露天制備高效穩(wěn)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在這里,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具有動態(tài) 2,6-吡啶二甲酰胺 (PDCA) 配位單元和大量氫鍵的自修復聚硅氧烷 (SHP),并將其結合到鈣鈦礦薄膜中。PDCA 單元顯示出強烈的分子間 Pb2+-N酰胺基、I--N吡啶基和Pb2+-O酰胺基配位相互作用,預計會提高結晶度并鈍化晶界。此外,SHP中豐富的氫鍵為疲勞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晶界裂紋的自修復。值得注意的是,摻雜器件的效率高達19.50%,滯后不明顯,幾乎可以與在控制氣氛中實現(xiàn)的效率相媲美。這種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基于雜環(huán)的大分子摻雜策略將為實現(xiàn)高效耐用的晶體半導體鋪平道路。
主辦單位:遼寧優(yōu)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2023003043號